新闻资讯

如何远程访问共享文件夹里的文件

2025-03-16

要远程访问共享文件夹里的文件,可根据网络环境分为局域网内和通过互联网两种情况来实现。
局域网内远程访问:
1.基础网络连接检查:确保需要访问共享文件的计算机与共享文件夹所在计算机处于同一局域网。例如办公室环境,多台电脑通过有线连接到企业交换机,或家庭中各类设备通过 Wi-Fi 连接到无线路由器。
2.共享文件夹权限确认:共享文件夹在共享计算机上已正确设置共享属性及相应权限。在 Windows 系统中,共享文件夹设置时可选择 “读取” 权限,仅允许他人查看文件;若设置 “读取 / 写入” 权限,则他人可对文件进行查看、修改、删除等操作。
3.通过文件资源管理器访问:在要访问共享文件夹的计算机上,打开 “文件资源管理器”(可通过点击 Windows 系统左下角 “开始” 按钮,在搜索框中输入 “文件资源管理器” 打开)。在文件资源管理器左侧导航栏中找到 “网络” 选项,若网络发现功能正常开启,这里会显示局域网内所有已开启共享功能的计算机。比如共享文件夹所在计算机名称为 “OfficePC”,点击该计算机名称,进入后会展示出这台计算机上设置为共享的所有文件夹列表,找到需要访问的特定共享文件夹,如名为 “ProjectDocs” 的共享文件夹,双击打开。若共享文件夹设置了访问密码,此时会弹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对话框,输入在共享计算机上设置的正确用户名和密码,即可成功访问共享文件夹,并查看和操作里面的文件,如打开 Word 文档进行阅读、编辑,将 Excel 表格下载到本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等。
4.使用 UNC 路径访问:UNC(通用命名约定)路径格式为 “\ 共享计算机名称 \ 共享文件夹名称” 或 “\ 共享计算机 IP 地址 \ 共享文件夹名称”。例如,已知共享文件夹所在计算机名称为 “HomeServer”,共享文件夹名称为 “FamilyPhotos”,在要访问的计算机上,按下 “Win + R” 组合键,打开 “运行” 对话框,在其中输入 “\HomeServer\FamilyPhotos”(若知道共享计算机的 IP 地址,如 192.168.1.100,也可输入 “192.168.1.100\FamilyPhotos”),点击 “确定” 按钮。系统会直接尝试连接到该共享文件夹,若连接成功,同样会弹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窗口(若有设置),输入正确信息后,即可打开共享文件夹并操作其中的文件。这种方式适用于知道共享计算机名称或 IP 地址,且能准确记住共享文件夹名称的情况,可快速定位到共享文件夹,提高访问效率。

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
1.利用远程桌面连接(RDP):
-设置远程桌面:在共享文件夹所在的 Windows 计算机上,打开 “控制面板”,选择 “系统和安全” 类别,点击 “允许远程访问”。在弹出的 “系统属性” 窗口的 “远程桌面” 选项区域中,选择 “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为保障远程连接的安全性,建议设置强密码,并考虑启用网络级别身份验证。
-配置端口转发(若需):若共享计算机位于路由器之后(处于局域网内部),需在路由器上进行端口转发设置。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路由器设置方法不同,但大致步骤如下: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路由器的 IP 地址(常见如 192.168.1.1 或 192.168.0.1 等),按下回车键。在弹出的登录页面中,输入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这些信息通常在路由器说明书或设备标签上)。登录成功后,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 “端口转发” 或 “虚拟服务器” 等相关设置项。在端口转发设置中,添加一条规则,将外部访问路由器公网 IP 的特定端口(如 3389 端口,默认的远程桌面端口)转发到共享计算机在局域网内的 IP 地址及 3389 端口。例如,共享计算机在局域网内的 IP 地址为 192.168.1.101,那么在路由器端口转发设置中,将外部对路由器公网 IP 的 3389 端口访问请求转发到 192.168.1.101:3389。
-远程连接并访问文件:在要访问共享文件夹的计算机上,打开 “远程桌面连接” 程序(可通过在开始菜单搜索 “mstsc” 找到)。在 “远程桌面连接” 窗口中,输入共享计算机的公网 IP 地址(若在路由器上更改了远程桌面端口转发的端口号,需在 IP 地址后加上冒号及转发的端口号,如 123.45.67.89:5555),点击 “连接” 按钮。系统会提示输入共享计算机上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信息后,即可远程连接到共享计算机的桌面。此时,在远程桌面环境下,就如同操作本地计算机一样,可以通过 “文件资源管理器” 找到并访问共享文件夹里的文件,如打开共享文件夹中的 PPT 文件进行演示准备,对文档进行修改保存等操作。
1.借助 VPN(虚拟专用网络):
-设置 VPN 服务器:首先需要在局域网内设置一台 VPN 服务器。可以使用 Windows Server 系统自带的 VPN 服务功能,或者基于 Linux 系统搭建 OpenVPN 等开源 VPN 服务器,也可以选择使用第三方 VPN 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不同的 VPN 服务器设置方法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需要配置 VPN 服务器的地址(可以是公网 IP 地址或动态域名)、端口(常见如 1194 端口等)、认证方式(如用户名 / 密码认证、证书认证等)以及客户端可分配的 IP 地址范围等参数。例如,使用 OpenVPN 搭建 VPN 服务器时,需要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 OpenVPN 软件包,配置服务器端的主配置文件,设置服务器的网络参数、证书路径等信息,然后启动 OpenVPN 服务。
-客户端连接:在要访问共享文件夹的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 VPN 客户端软件。如果使用 Windows Server 自带的 VPN 服务,Windows 系统本身就支持作为 VPN 客户端,在 “网络和 Internet” 设置中找到 “VPN” 选项,点击 “添加 VPN 连接”,按照提示输入 VPN 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进行连接设置。对于 OpenVPN 等开源 VPN 服务器,需要下载对应的 OpenVPN 客户端软件,导入服务器端生成的客户端证书(若采用证书认证方式)或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若采用用户名 / 密码认证方式),然后连接到 VPN 服务器。连接成功后,这台计算机就如同位于共享文件夹所在的局域网内,可以直接通过 “文件资源管理器”,按照局域网内访问共享文件夹的方式,访问共享文件夹里的文件,如在连接 VPN 后,可以像在办公室局域网内一样,访问公司共享文件夹中的项目资料,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和编辑等操作。
1.使用云存储服务或专门的远程文件访问软件:
-云存储服务:许多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如百度网盘、腾讯微云、OneDrive 等,都支持将本地共享文件夹中的文件上传到云端,然后在其他设备上通过云存储客户端或网页浏览器登录账号,即可随时随地访问这些文件。使用方法一般为:在共享文件夹所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云存储客户端软件,登录账号后,将共享文件夹中的文件手动上传到云存储空间,或者设置同步文件夹,使本地共享文件夹与云存储空间自动同步。在要访问文件的计算机上,同样安装云存储客户端或通过网页浏览器登录云存储服务网站,登录相同账号,即可找到并下载、查看、编辑上传到云存储的文件。例如,将公司项目资料文件夹上传到百度网盘,在外出差时,通过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的百度网盘客户端,登录账号后即可访问这些资料。
-专门的远程文件访问软件: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远程文件访问的软件,如向日葵。这些软件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桌面控制,还支持在远程连接过程中访问远程计算机上的文件。使用时,在共享文件夹所在计算机和要访问的计算机上分别安装这些软件,打开软件后,共享文件夹所在计算机上会显示软件生成的 ID 和密码(或验证码)。在要访问的计算机上打开相应软件,输入共享文件夹所在计算机的 ID 和密码,建立连接后,在软件界面中找到文件传输或访问远程文件的功能模块,即可浏览和操作共享文件夹里的文件。例如,使用向日葵 连接到远程办公室计算机后,在向日葵的文件传输界面中,可以将远程共享文件夹中的文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也可以将本地文件上传到远程共享文件夹。

在远程访问共享文件夹里的文件时,要特别注意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设置强密码、采用安全的连接方式(如启用 SSL/TLS 加密的 VPN 连接、开启网络级别身份验证的远程桌面连接等),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敏感文件的远程访问操作,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拓展阅读:
-UNC 路径的更多应用场景:UNC 路径除用于访问共享文件夹,还可用于访问共享打印机等网络资源。在跨平台网络环境,如 Windows 与 Linux 混合网络中,Linux 系统可通过 Samba 服务支持 UNC 路径访问,但部分设置和使用细节与 Windows 系统不同。了解 UNC 路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有助于更高效地进行网络资源访问。
-远程桌面连接的高级设置:除设置强密码和启用网络级别身份验证,还可通过限制远程桌面连接的源 IP 地址范围,仅允许特定 IP 地址的计算机进行远程连接,进一步增强安全性。此外,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远程桌面相关组件,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也是保障远程桌面连接安全的重要措施。
-VPN 技术的原理与分类:VPN 通过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主要分为 PPTP、L2TP、IPSec、OpenVPN 等类型。不同类型 VPN 在安全性、性能、兼容性等方面各有特点。例如,OpenVPN 基于 OpenSSL 库,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开源 VPN 搭建场景。

新闻资讯
热门专题
最新专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