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SMB 协议是什么

2025-03-16

在网络技术领域,SMB(Server Message Block)协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由微软(Microsoft)和英特尔(Intel)于 1987 年联合制定的通信协议,主要作为 Microsoft 网络的核心通讯协议。从协议层次来看,SMB 涵盖了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以及小部分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的功能。其底层基于 TCP - NETBIOS,常用端口为 139 和 445 。
SMB 协议的诞生,源于微软借助 NetBIOS 实现的一套网络文件 / 打印服务系统。在 NetBIOS 基础上,微软构建了这一文件共享协议,并将其应用于 Lan Manager 和 Windows NT 服务器系统中。由于 Windows 系统广泛集成了该协议的客户软件,SMB 在局域网环境中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微软对 SMB 协议进行整理和拓展,将其重新命名为 CIFS(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旨在使其摆脱对 NetBIOS 的依赖,成为互联网上通用的数据共享标准协议 。
在 SMB 协议体系中,浏览(Browsing)机制是计算机获取网络资源列表的关键。例如,在 Windows 系统下,用户通过网络邻居查看可访问的计算机,这一过程便依赖浏览机制。然而,若每次都通过广播来获取网络资源,不仅会消耗大量网络资源,还会延长查找时间。因此,网络中引入了 Browser(浏览器)这一特殊角色。Browser 通过记录广播数据或查询名字服务器,维护着网络资源列表。Browser 并非预先指定,而是由普通计算机依据自身服务能力设置不同权重,自动推举产生。为确保网络浏览的稳定性,网络中通常存在多个 Browser,其中一个为主 Browser(Master Browser),其余为备份 Browser 。
工作组和域是 SMB 协议中用于区分和维护浏览数据的重要概念。从浏览功能角度看,二者作用相似,但在认证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工作组模式下,每台计算机独立进行客户访问认证;而在域模式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域控制器,集中保存整个域内的认证信息,包括用户和成员计算机的认证数据。在浏览数据时,虽无需认证信息,但微软将工作组扩展为域,旨在构建分级目录结构,整合浏览和目录服务,以扩大网络服务范围。网络中存在 Domain Master Browser 和 Local Master Browser 两种类型,前者维护整个工作组或域的浏览数据,后者负责子网内的浏览数据,并与前者通信以获取完整的可浏览数据 。
SMB 协议的认证方式主要有共享级认证和用户级认证。在 Windows 9x 系统中,受限于多用户能力,常采用共享级认证。该方式下,每个共享资源仅关联一个口令,缺乏用户数据区分,适用于小规模文件共享场景。但随着共享资源增多和限制条件复杂化,这种认证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对于大型网络,用户级认证更为合适。它通过区分并认证每个访问用户,为不同用户分配相应权限来共享资源。在工作组模式下,由本机完成用户认证;在域模式中,则借助域控制器进行认证 。
SMB 协议不断发展演进,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如 SMB2 内建于 Windows Vista 与 Windows Server 2008 系统中,具备诸多新特性,支持 NTFS 客户端符号链接,所有操作可批处理,减少了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交互次数,还支持更大的暂存大小,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量。后续版本如 SMB3.0,进一步引入了 SMB 透明故障转移、SMB 横向扩展、SMB 多通道、SMB 直接访问(SMB over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RDMA)等功能,提升了网络可用性、文件服务器稳定性以及数据传输效率,并新增了用于服务器应用程序的性能计数器,便于管理员分析 SMB 3.0 文件共享的性能。


拓展阅读:

1、 SMB 协议在跨平台中的应用:在 Linux 系统中,可通过安装 Samba 软件来支持 SMB/CIFS 协议,实现与 Windows 系统的文件共享,方便不同操作系统间的数据交互。
2、 SMB 协议与网络安全:由于 SMB 协议在网络中的广泛应用,易成为黑客攻击目标。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关闭不必要的 SMB 端口,设置复杂的访问密码,可有效提升 SMB 协议的安全性。
3、 SMB 协议版本兼容性:不同版本的 SMB 协议在功能和性能上存在差异。在搭建网络共享环境时,需确保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 SMB 协议版本兼容,避免出现连接失败或功能受限等问题。

新闻资讯
热门专题
最新专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