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动态域名解析和内网穿透的区别有哪些

2025-03-18

在网络技术领域,动态域名解析DDNS)和内网穿透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网络连接与访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存在诸多区别。

从网络环境需求来看,动态域名解析主要用于解决动态公网 IP 地址与固定域名的映射问题。当网络拥有公网 IP(无论动态或静态),但公网 IP 会不定期变化时,DDNS 就派上用场。多数家庭宽带网络分配的是动态公网 IP,这使得每次上网设备的 IP 地址不同,通过花生壳、DNSPod 等 DDNS 服务,可将用户申请的域名(如xxxx.vicp.net)与动态公网 IP 绑定。如此一来,无论公网 IP 如何变动,他人都能通过该域名访问家中的服务器等设备。与之不同,内网穿透主要针对没有公网 IP 的网络环境。家庭网络、企业内部网络出于安全和 IP 地址资源分配等考虑,设备常处于内网环境,外部网络无法直接访问。此时,内网穿透通过在公网的服务器与内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通道,实现外网对内网设备的访问。比如一些企业的办公系统部署在内网,员工出差时可借助花生壳内网穿透、ZeroTier 等工具,通过公网服务器中转流量,访问企业内网的办公系统。

在工作原理方面,DDNS 的工作机制为:客户端软件(或路由器等设备中的 DDNS 功能模块)定期检测当前设备的公网 IP 地址。一旦发现 IP 地址变化,客户端会将新的 IP 地址信息发送给 DDNS 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服务器依据这些信息更新域名与新 IP 地址的映射关系。在 IPv4 环境下,通常需访问特定网站来查询当前设备的公网 IP 地址,再与域名原绑定的 IP 地址对比,不一致则修改;在 IPv6 环境下,直接查询设备网口对应的 IPv6 地址并进行对比更新。内网穿透的原理则是利用第三方提供的公网服务器作为中转节点。内网设备安装客户端软件并与公网服务器建立连接,当外网设备发起访问请求时,请求先到达公网服务器,服务器再将请求转发到对应的内网设备,反之亦然,实现内外网的数据交互。像威联通的 myqnapcloud、群晖的 quickconnect 等内网穿透服务,都是基于这种原理,让用户在无公网 IP 情况下,也能远程访问家中的 NAS 设备。

从记录内容的角度看,动态域名解析主要记录公网地址,其核心任务是确保域名与公网 IP 地址的正确映射,以便外部能通过域名访问到对应的公网 IP 所指向的设备或服务。而内网穿透除了涉及公网地址,还需要记录端口号等更多信息。因为内网穿透要将外部对特定公网端口的访问准确转发到内网设备对应的端口,实现内外网端口的映射。例如,将公网的 8080 端口映射到内网 Web 服务器的 80 端口,这样外网用户访问公网的 8080 端口时,实际访问到的是内网 Web 服务器的 80 端口。

动态域名解析和内网穿透在网络环境需求、工作原理以及记录内容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用户根据自身网络状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实现网络访问与连接。


拓展阅读:
-公网 IP 与内网 IP:公网 IP 是在互联网上全球唯一的 IP 地址,可直接被外部网络访问。内网 IP 则是在局域网内部使用的 IP 地址,不能直接被外网访问。家庭或企业网络中的设备通常使用内网 IP,通过路由器等设备的 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与公网进行通信。例如,常见的 192.168.x.x、10.x.x.x 等网段的 IP 地址多为内网 IP。
-域名系统(DNS)基础:DNS 负责将人类易记的域名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 IP 地址。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后,本地 DNS 服务器首先查询自身缓存,若没有该域名记录,则向根 DNS 服务器查询,根 DNS 服务器指引其到顶级域名服务器,再到权威域名服务器,最终获取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动态域名解析是在 DNS 基础上,针对动态 IP 地址变化实现域名与 IP 地址动态映射更新的技术。
-端口与网络服务:端口是计算机与外部网络通信时用于区分不同服务的逻辑标识。不同的网络服务使用不同的端口号,如 HTTP 服务默认使用 80 端口,HTTPS 服务默认使用 443 端口,FTP 服务默认使用 21 端口等。在内网穿透设置中,准确配置端口映射,才能确保外部对特定服务的访问请求能正确到达内网对应的服务端口。

新闻资讯
热门专题
最新专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