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redis开启远程访问怎么实现呢

2025-09-10

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开源内存数据库,在缓存、实时分析等众多场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默认情况下,Redis仅允许本地连接,这在开发测试场景中通常足够。但在实际生产环境或特定业务需求下,我们往往需要让局域网甚至外网的其他设备能够访问Redis服务。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Redis的远程访问。

一、修改Redis配置文件

Redis的配置文件通常命名为redis.conf,不同操作系统下其路径有所差异。
-Windows系统:
-Redis旧版(如Windows3.2),配置文件路径一般为C:\ProgramFiles\Redis\redis.windows.conf。
-若使用Memurai(Redis替代方案),配置文件路径是C:\ProgramFiles\Memurai\memurai.conf。
- Linux/WSL系统:配置文件路径通常为/etc/redis/redis.conf。
以常见的Linux系统为例,使用文本编辑器(如vim)打开redis.conf文件:
sudovim/etc/redis/redis.conf
在文件中找到以下关键配置项并进行修改:
1、绑定地址(bind):默认情况下,该项被设置为bind127.0.0.1,这表示Redis仅监听本地环回地址,只允许本机访问。若要允许其他设备访问,需将其修改为bind0.0.0.0,如此一来,Redis将监听服务器的所有网络接口,接受来自任意IP地址的连接请求。但需注意,此设置会使Redis暴露在网络中,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建议结合其他安全措施使用。如果仅希望特定IP访问,可将其设置为指定的IP地址,如bind192.168.1.100(假设允许此IP访问)。
2、保护模式(protected-mode):找到protected-modeyes,将其改为protected-modeno。保护模式是Redis的一种安全机制,在开启状态下,若未正确配置绑定地址和密码,Redis会阻止远程访问。设置为no后,关闭该保护机制,但同时需要通过设置密码等方式来保障安全。
3、设置访问密码(requirepass):为防止未授权访问,强烈建议设置访问密码。在配置文件中找到requirepassyourpassword(可能前面有#注释),取消注释并设置一个高强度密码,例如requirepassMySuperSecureP@ssw0rd。设置密码后,客户端连接Redis时需提供该密码进行认证。
修改完成后,保存并关闭文件。

二、防火墙设置

完成Redis配置文件修改后,还需确保防火墙允许外部设备访问Redis的默认端口6379(若Redis使用其他端口,则开放对应端口)。不同操作系统及防火墙软件的设置方法有所不同:
- Windows系统:
以Windows防火墙为例,以管理员身份打开命令提示符(CMD),运行以下命令开放6379端口:
netshadvfirewallfirewalladdrulename="AllowRedis"dir=inaction=allowprotocol=TCPlocalport=6379
该命令创建了一条防火墙规则,允许TCP协议的入站连接访问本地6379端口。
- Linux系统:
-使用iptables:若服务器使用iptables防火墙,执行以下命令允许6379端口的访问:
sudoiptables-AINPUT-ptcp--dport6379-jACCEPT
上述命令在INPUT链中添加了一条规则,允许目标端口为6379的TCP数据包通过。
-使用ufw:对于Ubuntu等推荐使用ufw(UncomplicatedFirewall)的系统,执行以下命令开放端口:
sudoufwallow6379/tcp
该命令将在ufw防火墙规则中添加允许TCP协议6379端口访问的条目,执行后可使用sudoufwreload命令使设置生效。

三、重启Redis服务

完成配置文件修改和防火墙设置后,需要重启Redis服务,使更改生效。
- Windows系统:
若Redis作为服务安装,可通过“服务”管理界面找到Redis服务,右键选择“重启”。也可在命令提示符中进入Redis安装目录,运行以下命令重启Redis服务:
redis-server.exeredis.windows.conf
- Linux系统:
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重启Redis服务:
sudosystemctlrestartredis
执行命令后,可使用sudosystemctlstatusredis命令检查Redis服务状态,确保其已正常启动且无报错信息。

四、测试远程连接

在局域网或外网的其他设备上,可使用Redis客户端工具测试是否能成功连接到开启远程访问的Redis服务器。
1、使用Redis命令行客户端(redis-cli):假设Redis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2.168.1.100,在客户端设备的命令行中运行以下命令:
redis-cli-h192.168.1.100-p6379-aMySuperSecureP@ssw0rd
其中,-h指定Redis服务器的IP地址,-p指定端口号(默认为6379),-a后面跟着设置的访问密码。若连接成功,可在命令行中输入PING命令进行测试,若返回PONG,则表示连接正常。
2、使用编程语言中的Redis客户端库:以Python语言为例,安装redis-py库(Redis官方Python客户端库)后,可使用以下代码测试连接:
importredis

连接到Redis服务器

r=redis.Redis(host='192.168.1.100',port=6379,password='MySuperSecureP@ssw0rd')
try:
#执行简单的命令,如设置一个键值对
r.set('test_key','test_value')
value=r.get('test_key')
print(value)
exceptredis.exceptions.ConnectionErrorase:
print(f"连接Redis失败:{e}")

运行上述代码,若能成功获取设置的值,则表明通过Python客户端成功连接到远程Redis服务器。


拓展阅读

1、Redis安全机制:Redis的安全机制涵盖多个方面,除了设置密码认证外,还包括绑定特定IP限制访问、启用SSL/TLS加密传输等。设置密码可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Redis数据库;绑定特定IP能限定仅允许某些可信IP地址的设备连接,降低安全风险;启用SSL/TLS加密则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障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2、Redis集群模式与远程访问:在Redis集群模式下,实现远程访问更为复杂。不仅要对每个节点的Redis配置文件进行类似单机模式的远程访问配置,还需考虑集群节点间的通信以及负载均衡等问题。通常需要配置集群代理,如Twemproxy等,来处理客户端请求的分发,确保客户端能正确访问到集群中的各个节点,同时保障集群的高可用性和性能。
3、云服务器上Redis远程访问注意事项:若Redis部署在云服务器上,除了上述常规配置外,还需关注云平台的安全组设置。安全组类似于防火墙规则,需在安全组中开放Redis服务端口(如6379),允许特定IP地址段或所有IP地址(需谨慎操作,避免安全风险)访问。同时,部分云平台可能对网络策略有特殊要求,如限制端口使用范围等,需要根据云平台的具体规定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Redis远程访问功能正常运行。

上一篇: 在外网怎么访问ftp服务器 下一篇:
新闻资讯
热门专题
最新专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