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ftp服务器主动与被动的区别是什么?

2025-10-16

FTP服务器的“主动模式”(Active Mode)与“被动模式”(Passive Mode)是两种不同的数据连接建立方式,其核心区别在于数据连接由哪一方发起:在主动模式中,FTP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发起数据连接;而在被动模式中,客户端主动连接服务器的数据端口。这一区别直接影响了网络配置、防火墙策略以及外网访问的可行性。对于新手用户来说,可以简单理解为:主动模式是“服务器找你”,被动模式是“你去找服务器”。由于现代网络普遍使用NAT和防火墙,被动模式成为更常用、更安全的选择。尤其当FTP服务器部署在内网环境中,若需实现外网访问,必须结合内网穿透技术(如花生壳)来打通网络障碍,确保两种模式下的数据通道均可正常建立。

下面,我们从工作原理、端口使用、网络影响和适用场景四个方面深入解析两者的区别:

一、工作原理对比

主动模式:
1、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21端口,建立控制连接;
2、客户端告知服务器:“我开了一个端口P,你来连我”;
3、服务器从自己的20端口(或动态端口)主动发起连接,连接到客户端的端口P,建立数据连接;
4、数据传输完成后,连接关闭。
被动模式:
1、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的21端口,建立控制连接;
2、服务器告知客户端:“我开了一个端口Q,你来连我”;
3、客户端主动发起连接,连接到服务器的端口Q,建立数据连接;
4、数据传输完成后,连接关闭。

二、端口使用与防火墙影响

图片alt

主动模式要求服务器能“主动”连接客户端,但大多数客户端处于家庭或企业防火墙后,无法被外部连接,导致数据连接失败。而被动模式由客户端发起连接,更符合现代网络环境,因此成为主流。

三、适用场景分析

主动模式适用场景:
1、客户端拥有公网IP;
2、内部测试环境,网络可控;
3、对传输性能要求高,且网络结构简单。
被动模式适用场景:
1、客户端在NAT或防火墙后(如家庭宽带);
2、企业部署FTP服务,供外部用户上传下载;
3、需要与内网穿透工具配合使用,实现外网访问。

四、内网穿透下的模式选择与配置建议

当FTP服务器部署在内网(如公司局域网或家庭网络),即使配置了被动模式,外网客户端仍无法连接服务器的“高端口”,因为路由器未做端口映射。此时,必须使用内网穿透技术解决。

花生壳作为专业的内网穿透工具,可完美支持FTP服务器的外网发布。配置建议如下:
1、在运行FTP服务的Windows服务器上安装花生壳客户端;
2、登录账号后,进入Web管理平台,添加TCP映射:
(1)映射类型:常规应用;
(2)协议:TCP;
(3)外网端口:系统分配或自定义;
(4)内网主机:填写FTP服务器内网IP(通过ipconfig查看);
(5)内网端口:填写FTP控制端口(21);
3、若使用被动模式,还需为数据端口范围(如50000-50100)添加额外映射;
4、生成外网访问地址后,客户端可通过该地址连接,花生壳自动处理NAT穿透和端口转发。

通过下载并且使用花生壳软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模式,都能实现稳定、安全的外网访问。尤其在被动模式下,结合内网穿透,可彻底解决“客户端无法连接数据端口”的问题,适用于远程办公、网站维护、跨地域文件共享等场景。
图片alt


拓展阅读:

1、FTP为什么需要两个端口?
FTP使用21端口进行命令控制(如登录、列目录),20端口或高端口用于数据传输(文件内容),分离控制与数据流,提升协议灵活性和安全性。

2、如何配置FTP被动模式的端口范围?
在IIS或FileZilla Server中可设置PASV端口范围(如50000-50100),并在防火墙和路由器中开放,确保客户端能成功连接。

3、花生壳如何支持多端口映射?
花生壳支持为同一内网主机添加多个映射规则,可分别映射FTP控制端口(21)和被动数据端口范围,实现完整FTP服务穿透,满足复杂应用需求。

上一篇: 在外网怎么访问ftp服务器 下一篇:
新闻资讯
热门专题
最新专题
友情链接